今年首季 柬埔寨新成立日企增長40%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5 今年首季度,在柬埔寨新成立的日本公司數量明顯增加,增長幅度高達40%左右。
華商日報報導,據柬埔寨-日本投資商會(CJBI)理事長兼愛喜利達銀行執行董事恩佔尼提供的消息,今年1到3月間,在柬埔寨新成立的日本公司共有262家,較去年同期的186家相比增長了40%。
恩佔尼說,新成立的日本公司主要在工業、餐飲業、諮詢服務業等進行領域投資。在2015年全年,一共有247家日本公司到柬埔寨進行投資。
恩佔尼表示,這是得益於柬埔寨經濟、社會和政治的穩定,這些都是吸引日本公司前來投資的主要因素。今年前來投資的日本公司將保持大幅度增長的態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柬埔寨今年和明年的經濟增長率是7%左右。
柬埔寨知名的經濟分析家詹速坡說,得益於勞動費較低的優勢,柬埔寨吸引外資的潛力巨大。大部分的日本公司都擁有擴大業務範圍的野心,甚至要擴大自己的業務到海外市場。因為柬埔寨的政治經濟穩定和發展,所以吸引了日本公司前來投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5 今年首季度,在柬埔寨新成立的日本公司數量明顯增加,增長幅度高達40%左右。
華商日報報導,據柬埔寨-日本投資商會(CJBI)理事長兼愛喜利達銀行執行董事恩佔尼提供的消息,今年1到3月間,在柬埔寨新成立的日本公司共有262家,較去年同期的186家相比增長了40%。
恩佔尼說,新成立的日本公司主要在工業、餐飲業、諮詢服務業等進行領域投資。在2015年全年,一共有247家日本公司到柬埔寨進行投資。
恩佔尼表示,這是得益於柬埔寨經濟、社會和政治的穩定,這些都是吸引日本公司前來投資的主要因素。今年前來投資的日本公司將保持大幅度增長的態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柬埔寨今年和明年的經濟增長率是7%左右。
柬埔寨知名的經濟分析家詹速坡說,得益於勞動費較低的優勢,柬埔寨吸引外資的潛力巨大。大部分的日本公司都擁有擴大業務範圍的野心,甚至要擴大自己的業務到海外市場。因為柬埔寨的政治經濟穩定和發展,所以吸引了日本公司前來投資。
馬來西亞全球基礎建設投資指數攀至第5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5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報導,美國國際顧問公司─「凱迪思」(Arcadis)甫發布「全球基礎建設投資指數」報告顯示,馬來西亞2016年在41個國家中,排名第5位,較2014年第7位排名為優。馬國在亞太區排名第2位,僅次於新加坡(第1名)。
該報告指出,儘管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及馬幣匯率走低影響,馬國經濟仍表現強勁及長期持續投資基礎建設,躍升成為全球第5位最吸引基礎建設投資的國家。在第11大馬計畫下,特別強調基礎建設在馬國轉型計畫扮演至關重要角色,以期於2020年,將馬國發展成為先進國家。
屆時,巴生谷捷運系統、砂勞越州泛婆羅州高速公路及西海岸高速公路將陸續竣工。長達9萬3,000公里的新路,將能提升公路銜接網路至68%,而城市鐵路之投資則增加32%。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5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報導,美國國際顧問公司─「凱迪思」(Arcadis)甫發布「全球基礎建設投資指數」報告顯示,馬來西亞2016年在41個國家中,排名第5位,較2014年第7位排名為優。馬國在亞太區排名第2位,僅次於新加坡(第1名)。
該報告指出,儘管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及馬幣匯率走低影響,馬國經濟仍表現強勁及長期持續投資基礎建設,躍升成為全球第5位最吸引基礎建設投資的國家。在第11大馬計畫下,特別強調基礎建設在馬國轉型計畫扮演至關重要角色,以期於2020年,將馬國發展成為先進國家。
屆時,巴生谷捷運系統、砂勞越州泛婆羅州高速公路及西海岸高速公路將陸續竣工。長達9萬3,000公里的新路,將能提升公路銜接網路至68%,而城市鐵路之投資則增加32%。
大馬依斯干達特區盼2025年可吸引3,830億馬幣投資金額目標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5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報導,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統計顯示,自2006年至2015年6月止,柔佛州南部的依斯干達經濟特區,累計承諾投資金額達1,725.1億馬幣(約合402.12億美元)。該特區盼至2025年,可達成吸引3,830億馬幣投資額目標。該特區投資項目以製造業居多,其次為物流業、旅遊業、醫療保健業、新興科技、教育、金融服務業及創意產業。至其他支援該特區成長的產業為住宅產業、混合發展、公用事業、工業及政府投資等之承諾投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5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報導,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統計顯示,自2006年至2015年6月止,柔佛州南部的依斯干達經濟特區,累計承諾投資金額達1,725.1億馬幣(約合402.12億美元)。該特區盼至2025年,可達成吸引3,830億馬幣投資額目標。該特區投資項目以製造業居多,其次為物流業、旅遊業、醫療保健業、新興科技、教育、金融服務業及創意產業。至其他支援該特區成長的產業為住宅產業、混合發展、公用事業、工業及政府投資等之承諾投資。
全球經濟明燈看東協 馬來西亞GDP成長名列前茅!
東協十國經濟潛力無窮!其中又以馬來西亞最被看好,因其GDP去年成長率為5%,明後兩年也被估在5%上下,投資馬來西亞前景可期!
(圖/AP/Vincent Thian提供)記者許家禎/台北報導
東協十國經濟潛力無窮!其中又以馬來西亞最被看好,因其GDP去年成長率為5%,明後兩年也被估在5%上下,投資馬來西亞前景可期!
(圖/AP/Vincent Thian提供)記者許家禎/台北報導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指出,預測今年全球GDP成長率平均為2.6%,去年為 2.4%,而綜觀全球市場,最被人期待的就是東協十國!因為東協2030年被預估將躍昇為世界第4大經濟體,未來潛力不言可喻。其中,又以馬來西亞最被看好,因其GDP去年成長率為5%,明後兩年也被估在5%上下,且馬國致府主導的「經濟轉型計劃」正在進行,投資欣欣向榮馬來西亞前景可期!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崩跌、恐怖攻擊、茲卡病毒等因素,讓國際金融情勢動盪不安,但全球市場中唯有東協各國無懼黑天鵝事件干擾,在東南亞各國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下,吸引大量外資資金回流,具投信業者統計,今年以來東協各國外資資金已回流超過1000億元,帶動各國股市頻創波段新高。
目前東協經濟規模達2.6兆美元,是全球第7大經濟體,預計2030年將擴增近1倍,將成世界第4大經濟體,同時也是全球第4大出口地,東協儼然成為全球矚目焦點、投資市場新星。另外,據統計,2015年台灣與東協貿易金額高達793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15.58%,是台灣第2大貿易夥伴,也是第2大出口市場,顯見東協市場對台灣的重要性。
而整個東協十國中,馬來西亞為東協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印尼及泰國,領先新加坡。過去10年馬來西亞GDP,除了2008年金融海嘯之外,經濟成長率平均達5%以上。且銀行業者指出,2014年馬來西亞GDP就占東協達13%,總計東協前3大國印尼、泰國及馬來西亞GDP已達東協的65%,再加上台灣為馬來西亞第7大貿易國,其經濟地位顯著可見一斑。
馬來西亞GDP在去年第4季快速增長,使2015年全年增長5%,較印尼全年的4.79%、新加坡的2.1%與泰國的2.8%都還要好。再加上馬來西亞政府自2010年推出「經濟轉型計劃」現在持續進行,目標要在2020年達到人均15000美元的富裕國家水準。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馬來西亞GDP在2016年及2017年,估將分別增長4.5%及5%。
即便東協部分國家有時有政治雜音擾亂,但事實就是不改向上走升的趨勢,近年來東協政經環境逐漸改善,龐大的人口紅利,搭配寬鬆貨幣等刺激經濟政策的活水,吸引不少外資眼光、搶先進駐,讓東協各國經濟溫和復甦,讓人想不注意也難!
而馬來西亞在東協十國中,又屬民主政治且廉能排名佳之政經相對穩定的國家,GDP呈現長期穩健成長的態勢,其人均GDP提升的目標也在馬國政府主導下持續進行,顯示投資風險較其他東協國家相對較低,市場期待的中長線投資價值已經浮現!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崩跌、恐怖攻擊、茲卡病毒等因素,讓國際金融情勢動盪不安,但全球市場中唯有東協各國無懼黑天鵝事件干擾,在東南亞各國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下,吸引大量外資資金回流,具投信業者統計,今年以來東協各國外資資金已回流超過1000億元,帶動各國股市頻創波段新高。
目前東協經濟規模達2.6兆美元,是全球第7大經濟體,預計2030年將擴增近1倍,將成世界第4大經濟體,同時也是全球第4大出口地,東協儼然成為全球矚目焦點、投資市場新星。另外,據統計,2015年台灣與東協貿易金額高達793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15.58%,是台灣第2大貿易夥伴,也是第2大出口市場,顯見東協市場對台灣的重要性。
而整個東協十國中,馬來西亞為東協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印尼及泰國,領先新加坡。過去10年馬來西亞GDP,除了2008年金融海嘯之外,經濟成長率平均達5%以上。且銀行業者指出,2014年馬來西亞GDP就占東協達13%,總計東協前3大國印尼、泰國及馬來西亞GDP已達東協的65%,再加上台灣為馬來西亞第7大貿易國,其經濟地位顯著可見一斑。
馬來西亞GDP在去年第4季快速增長,使2015年全年增長5%,較印尼全年的4.79%、新加坡的2.1%與泰國的2.8%都還要好。再加上馬來西亞政府自2010年推出「經濟轉型計劃」現在持續進行,目標要在2020年達到人均15000美元的富裕國家水準。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馬來西亞GDP在2016年及2017年,估將分別增長4.5%及5%。
即便東協部分國家有時有政治雜音擾亂,但事實就是不改向上走升的趨勢,近年來東協政經環境逐漸改善,龐大的人口紅利,搭配寬鬆貨幣等刺激經濟政策的活水,吸引不少外資眼光、搶先進駐,讓東協各國經濟溫和復甦,讓人想不注意也難!
而馬來西亞在東協十國中,又屬民主政治且廉能排名佳之政經相對穩定的國家,GDP呈現長期穩健成長的態勢,其人均GDP提升的目標也在馬國政府主導下持續進行,顯示投資風險較其他東協國家相對較低,市場期待的中長線投資價值已經浮現!
油價升、美元貶 馬國令吉高歌猛進 今年已升值11%
2016/4/20 鉅亨網黃欣 馬來西亞令吉展開連續第 2 個交易日的強勁漲勢,布倫特原油前夜收升、美元亦因房市數據不佳走軟,強化市場對聯準會難以太快升息的看法。 《彭博社》報導,布倫特原油周二站上 44 美元價位,中國經濟數據顯示復甦訊號,是推升令吉回到接近 8 個月高點主因。美國新屋開工數據下滑幅度深於預期,美元指數回落 10個月低點,利率期貨顯示,聯準會 6 月升息可能性僅有 16%。 上述因素對身為石油出口國的馬來西亞可謂利多。稍早世界銀行報告中,曾調降對馬來西亞成長預期,現在則可稍微緩解壓力。 法國巴黎銀行外匯與利率策略主管 Mirza Baig 指出,聯準會鴿派作風與中國經濟前景改善,使美元走弱、風險胃口增強,是支撐令吉匯率主因。 周三 (20日) 早盤令吉領漲亞幣,升值 0.9% 至 1 美元兌 3.8565 令吉,向去年 8 月高點的 3.8465 令吉攀升。 今年至今,令吉升值幅度已來到 11%,二度超越日元成為亞洲最強勁貨幣。 |

馬來西亞柔佛游客量增至逾600万
柔佛州务大臣拿督莫哈末卡立指出,柔佛州的旅游业发展蓬勃,游客量连年增加,至今已经是全马第二受欢迎的本地旅游州属。
他称,柔佛州的游客量每年都提升,在2012年约有390万人到柔佛旅游,至2013年已经上涨至577万人。
「在2014年,到柔佛旅游的本地游客已经高达642万人,虽然还未获得2015年的游客数据,但我有信心,2015年的旅客人数超过650万人。」
他补充,从2009年至2014年,到柔佛旅游的旅客人数增加了逾300万人。
莫哈末卡立今日不克出席第41届国际旅游展开幕礼,其讲词由柔佛州旅游、商贸和消费事务委员会主席拿督郑修强代读。同时,郑修强也为「柔佛假期旅游配套」主持推介礼。
他说,柔佛的旅游业正渐渐步入正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柔佛是最受本地游客欢迎的第二个州属。「因此,我们的目標是成为最受本地游客青睞的州属。」
他也不忘为柔佛州內的旅游景点宣传,指出柔佛州內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LEGOLAND、凯蒂猫乐园、愤怒鸟乐园、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柔佛直销店等。
「柔佛依斯干达特区的发展计划,也有许多工程的首要考量是发展旅游业。」
另一方面,郑修强说,旅游业已经成为柔佛发展经济的其中一项重点发展项目,因为旅游业拥有巨大的潜能,能持续性刺激柔佛经济的发展。
他说,根据大马旅游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到访柔佛州的国內外游客上升了12.81%,为国內表现最佳的州属。
他也指出,政府、旅游业者和人民都应该致力於提升旅游素质和服务,將有助於提升大马在国外的形象及声誉。
新聞出處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ation/gn6007
柔佛州务大臣拿督莫哈末卡立指出,柔佛州的旅游业发展蓬勃,游客量连年增加,至今已经是全马第二受欢迎的本地旅游州属。
他称,柔佛州的游客量每年都提升,在2012年约有390万人到柔佛旅游,至2013年已经上涨至577万人。
「在2014年,到柔佛旅游的本地游客已经高达642万人,虽然还未获得2015年的游客数据,但我有信心,2015年的旅客人数超过650万人。」
他补充,从2009年至2014年,到柔佛旅游的旅客人数增加了逾300万人。
莫哈末卡立今日不克出席第41届国际旅游展开幕礼,其讲词由柔佛州旅游、商贸和消费事务委员会主席拿督郑修强代读。同时,郑修强也为「柔佛假期旅游配套」主持推介礼。
他说,柔佛的旅游业正渐渐步入正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柔佛是最受本地游客欢迎的第二个州属。「因此,我们的目標是成为最受本地游客青睞的州属。」
他也不忘为柔佛州內的旅游景点宣传,指出柔佛州內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LEGOLAND、凯蒂猫乐园、愤怒鸟乐园、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柔佛直销店等。
「柔佛依斯干达特区的发展计划,也有许多工程的首要考量是发展旅游业。」
另一方面,郑修强说,旅游业已经成为柔佛发展经济的其中一项重点发展项目,因为旅游业拥有巨大的潜能,能持续性刺激柔佛经济的发展。
他说,根据大马旅游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到访柔佛州的国內外游客上升了12.81%,为国內表现最佳的州属。
他也指出,政府、旅游业者和人民都应该致力於提升旅游素质和服务,將有助於提升大马在国外的形象及声誉。
新聞出處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ation/gn6007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神註解 顏炳立:房市只有一個字燉
作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6年4月8日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昨(7)日針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直指「價沒有降、量不會出」。很多建商都請教他怎麼看後市,他一語道破,只有一個字「燉」。
也有建商問顏炳立,現在房子賣不掉,應該怎麼辦?他表示,只會誠心的送上兩個字:「籌錢」,因應賣不掉、扛著重稅的日子。他建議建商和賣方,不要再緬懷過去煇煌燦爛的日子,也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因為這只是一首歌的歌名。
顏炳立最近有些觀點,相對偏悲觀,他坦言,最近很多建設公司老闆、銀行都勸他說:「嘜擱貢(別再說)呀!」但他昨天表示,身在市場基於職業道德,看到風暴來了,當然要說出真話,要早點告訴人家,市場本來就不可能一直好,「落下來的刀子,總不能叫人去接,何況就算是鋼鐵人,也接不住!」
顏炳立表示,以往的房市,「常夏10年,是用寒冬14年換來的」。如今房市才剛往下探,央行就來個降息、鬆綁管制,接下來房市會盤整多久?他實在不想在公開場合再去預測,只期待房市不要再被凌遲下去。
顏炳立表示,不過,實話還是要說,房市只有一個字:「燉」,意思是慢火去盤,因為現在房市還沒落底,央行就來個利多,結果讓賣家有了預期,結果就是量還放不出來,重點是價沒有降、量不會出。
顏炳立表示,央行此時降息、無預警鬆綁房貸,他的感覺就是在凌遲房市,就像在冬天裡送冰淇淋,在一大片已經變平靜的湖水中,丟幾顆石頭,只會有一點漣漪而已,不會有什麼作用。
顏炳立表示,他最擔心市場會「傷在期待,死在無量。」所以「現在有錢人、沒錢人,統統都在煩惱!」因為房地產可能變成負報酬率,不買、錢又沒地方去;沒錢的人更煩惱,買不到價格合理的房子。
顏炳立也向林全公開喊話:「趕快把投資信心找回來,比較重要,其實台灣才是最可愛的地方,相信很多游資正在等著投資台灣。」
作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6年4月8日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昨(7)日針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直指「價沒有降、量不會出」。很多建商都請教他怎麼看後市,他一語道破,只有一個字「燉」。
也有建商問顏炳立,現在房子賣不掉,應該怎麼辦?他表示,只會誠心的送上兩個字:「籌錢」,因應賣不掉、扛著重稅的日子。他建議建商和賣方,不要再緬懷過去煇煌燦爛的日子,也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因為這只是一首歌的歌名。
顏炳立最近有些觀點,相對偏悲觀,他坦言,最近很多建設公司老闆、銀行都勸他說:「嘜擱貢(別再說)呀!」但他昨天表示,身在市場基於職業道德,看到風暴來了,當然要說出真話,要早點告訴人家,市場本來就不可能一直好,「落下來的刀子,總不能叫人去接,何況就算是鋼鐵人,也接不住!」
顏炳立表示,以往的房市,「常夏10年,是用寒冬14年換來的」。如今房市才剛往下探,央行就來個降息、鬆綁管制,接下來房市會盤整多久?他實在不想在公開場合再去預測,只期待房市不要再被凌遲下去。
顏炳立表示,不過,實話還是要說,房市只有一個字:「燉」,意思是慢火去盤,因為現在房市還沒落底,央行就來個利多,結果讓賣家有了預期,結果就是量還放不出來,重點是價沒有降、量不會出。
顏炳立表示,央行此時降息、無預警鬆綁房貸,他的感覺就是在凌遲房市,就像在冬天裡送冰淇淋,在一大片已經變平靜的湖水中,丟幾顆石頭,只會有一點漣漪而已,不會有什麼作用。
顏炳立表示,他最擔心市場會「傷在期待,死在無量。」所以「現在有錢人、沒錢人,統統都在煩惱!」因為房地產可能變成負報酬率,不買、錢又沒地方去;沒錢的人更煩惱,買不到價格合理的房子。
顏炳立也向林全公開喊話:「趕快把投資信心找回來,比較重要,其實台灣才是最可愛的地方,相信很多游資正在等著投資台灣。」
海外置產 先搞懂法規保障2016/03/22
中時電子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近年來海外不動產交易火熱,但也時常傳出糾紛,民眾要如何自保?萬一遇到糾紛時又該怎麼辦?房仲業者表示,若針對國內有辦事處或公司登記者,可以依國內相關法令及管道尋求保護;若是在國內沒有辦事處且經過合法登記,萬一遇糾紛,民眾恐怕較沒有保障。
海外置產,先搞懂法規保障
內政部3月最新公布,統計至2月的結果,經營國外不動產仲介或代銷業者為423家,104年同期為347家,年成長21.9%,顯示海外不動產已是各家業者都想搶食的大餅。不過海外置產糾紛層出不窮,倘若消費者投資發生糾紛,該如何自保呢?對此,海外仲介業者表示,只要於法有據,所有的消費爭議都可以先向業者提出改善要求,若要求改善未果,消費者就可基於相關法令對業者申訴。
王文宗說,不動產經紀業從事居間仲介或代銷相關業務時,如違反相關規定時,政府可依「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消費者保護法」或「公平交易法」對業者實施裁罰,因此,只要透過合法的仲介者,消費者在置產海外時對於業者的相關管理及適法性,會讓消費者比較放心。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以目前法令規範來看,若消費者簽約對象在國內沒有公司登記,萬一發生糾紛,處理可能須透過個人或租屋代管業者協調,不然就得跨國訴訟來保護自己的權益,處理過程較為繁複且無保障。針對國內有辦事處或公司登記的業者,如發生糾紛,可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向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消費者服務中心申訴,也可向消費者保護官申請調解,但目前對海外不動產管理仍處於灰色地帶,建議想海外購屋人在購買前,還是作好功課,搞清楚狀況以及相關合約,才是對自己最有保障的方法。
中時電子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近年來海外不動產交易火熱,但也時常傳出糾紛,民眾要如何自保?萬一遇到糾紛時又該怎麼辦?房仲業者表示,若針對國內有辦事處或公司登記者,可以依國內相關法令及管道尋求保護;若是在國內沒有辦事處且經過合法登記,萬一遇糾紛,民眾恐怕較沒有保障。
海外置產,先搞懂法規保障
內政部3月最新公布,統計至2月的結果,經營國外不動產仲介或代銷業者為423家,104年同期為347家,年成長21.9%,顯示海外不動產已是各家業者都想搶食的大餅。不過海外置產糾紛層出不窮,倘若消費者投資發生糾紛,該如何自保呢?對此,海外仲介業者表示,只要於法有據,所有的消費爭議都可以先向業者提出改善要求,若要求改善未果,消費者就可基於相關法令對業者申訴。
王文宗說,不動產經紀業從事居間仲介或代銷相關業務時,如違反相關規定時,政府可依「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消費者保護法」或「公平交易法」對業者實施裁罰,因此,只要透過合法的仲介者,消費者在置產海外時對於業者的相關管理及適法性,會讓消費者比較放心。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以目前法令規範來看,若消費者簽約對象在國內沒有公司登記,萬一發生糾紛,處理可能須透過個人或租屋代管業者協調,不然就得跨國訴訟來保護自己的權益,處理過程較為繁複且無保障。針對國內有辦事處或公司登記的業者,如發生糾紛,可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向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消費者服務中心申訴,也可向消費者保護官申請調解,但目前對海外不動產管理仍處於灰色地帶,建議想海外購屋人在購買前,還是作好功課,搞清楚狀況以及相關合約,才是對自己最有保障的方法。

CBRE世邦魏理仕今發布《2015年亞太跨境不動產投資趨勢》,去年台灣熱錢流向全世界達21億元美元(約691億元台幣),比前年的17億元美元(約559億元台幣)成長24%。
據統計,亞太區2015年跨境不動產投資總額達624億美元(約2兆元台幣),比前年暴增近4成,跨境投資金額創新高!分析台灣跨境不動產投資趨勢,去年跨境投資熱區包含:英國、美國及澳洲,商辦佔總投資額60%為最大宗。
「台灣投資人跨境投資主要以直接不動產投資為主。」世邦魏理仕台灣董事總經理林俊銘表示,亞太低息環境持續,台投資人會聚焦海外報酬率高的市場,未來若相關法令更寬鬆,跨境投資活動將會更積極。
(2016年03月07日鄭婷方/頻果地產台北報導)
據統計,亞太區2015年跨境不動產投資總額達624億美元(約2兆元台幣),比前年暴增近4成,跨境投資金額創新高!分析台灣跨境不動產投資趨勢,去年跨境投資熱區包含:英國、美國及澳洲,商辦佔總投資額60%為最大宗。
「台灣投資人跨境投資主要以直接不動產投資為主。」世邦魏理仕台灣董事總經理林俊銘表示,亞太低息環境持續,台投資人會聚焦海外報酬率高的市場,未來若相關法令更寬鬆,跨境投資活動將會更積極。
(2016年03月07日鄭婷方/頻果地產台北報導)
|
|

柔州房價穩定 後勢依然強穩
(新山23日訊)儘管坊間認為2016年是柔州房產業低潮期,馬來西亞仲介師公會柔州分會會長劉道森表示,今年房價依然趨向穩定,至於價格起落,預計維持在5%至10%。
他坦言,2016會是房產界競爭的一年,至於外界傳言產業市場銷量放緩,事實上並非如此,市場動向依然正面。
「柔州房產業是到了2013年才『覺醒』,引發購屋熱潮,上述熱潮卻因市場上的負面消息引發信心問題。」
他認為,柔州房產銷量近年或會放緩,但後勢依然強穩,甚至會在未來3至5年再度飆升。
他強調,在綜合同行交流結果顯示,無論產業仲介師、估價師甚至律師樓,依然有源源不絕的客戶,並沒有面對生意冷淡局面,顯示房產交易依然活躍。
劉道森昨晚出席馬來西亞仲介師公會柔州分會會員之夜,作出上述表示。出席者包括馬來西亞房產仲介師公會總會長辜永展。
他認為,馬來西亞依斯干達特區發展依然帶動著房產業發展,雖然外傳2015年後產業會跌價,其實並沒有顯著跡象,這主要是因為新山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活動依然活躍,帶動著整個房產市場。
「依斯干達特區刺激柔州經濟,帶來就業機會和商機,來自北馬和中馬人口開始遷移到南馬,加上新加坡生活費用高,不少人從新加坡搬離,轉而到新山居住,人口的增加為房產業帶來需求。」
他表示,新山的房價相比東南亞區,甚至馬來半島主要城市,價格相對便宜。因此,雖然房產領域看起來放緩,但前景依然看好。
另一方面,劉道森表示,隨著馬來西亞仲介師公會柔州分會設立會所後,將能為會員提供服務,培訓合法的房產仲介,甚至接受會員針對非法仲介等問題的投訴。
新聞資訊來源: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outh/nm56920203417
(新山23日訊)儘管坊間認為2016年是柔州房產業低潮期,馬來西亞仲介師公會柔州分會會長劉道森表示,今年房價依然趨向穩定,至於價格起落,預計維持在5%至10%。
他坦言,2016會是房產界競爭的一年,至於外界傳言產業市場銷量放緩,事實上並非如此,市場動向依然正面。
「柔州房產業是到了2013年才『覺醒』,引發購屋熱潮,上述熱潮卻因市場上的負面消息引發信心問題。」
他認為,柔州房產銷量近年或會放緩,但後勢依然強穩,甚至會在未來3至5年再度飆升。
他強調,在綜合同行交流結果顯示,無論產業仲介師、估價師甚至律師樓,依然有源源不絕的客戶,並沒有面對生意冷淡局面,顯示房產交易依然活躍。
劉道森昨晚出席馬來西亞仲介師公會柔州分會會員之夜,作出上述表示。出席者包括馬來西亞房產仲介師公會總會長辜永展。
他認為,馬來西亞依斯干達特區發展依然帶動著房產業發展,雖然外傳2015年後產業會跌價,其實並沒有顯著跡象,這主要是因為新山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活動依然活躍,帶動著整個房產市場。
「依斯干達特區刺激柔州經濟,帶來就業機會和商機,來自北馬和中馬人口開始遷移到南馬,加上新加坡生活費用高,不少人從新加坡搬離,轉而到新山居住,人口的增加為房產業帶來需求。」
他表示,新山的房價相比東南亞區,甚至馬來半島主要城市,價格相對便宜。因此,雖然房產領域看起來放緩,但前景依然看好。
另一方面,劉道森表示,隨著馬來西亞仲介師公會柔州分會設立會所後,將能為會員提供服務,培訓合法的房產仲介,甚至接受會員針對非法仲介等問題的投訴。
新聞資訊來源: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outh/nm56920203417
|
|
|
|
|
林若雩觀點:南邊鄰居結盟辦喜事,台灣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2015年最後一天,東協組織(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挾著「同一視角,同一認同,同一社群」(One vision, One identity, One community)口號,於1967年東南亞國家協會成立後的48年,南邊鄰居東協成立將近半世紀的時間,東協歷經近五十年整合,經10年磋商,提出東協共同單一市場的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AEC)總算華麗登場,公開上路了。
近半個世紀以來,這十個皆屬中小型國家的東南亞區域組織,其發展過程並不被看好,早期於1950、60年代,無論是1954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1961東南亞協會(ASA)、或1963「馬菲印組織」(Maphilindo),都不被看好,1967年東協成立之初也只被國際關係學者視為是個「短暫的反共區域次組織,不久即將消失(泡沫)掉」。中國當時也嘲諷東協只是個「美帝國主義的馬前卒」。 再過兩年,到2017年,東協即將慶祝她的五十歲生日。可以明顯看到於歷經60、70年代的共黨滲透,冷戰時期的美蘇超強競賽,上世紀末的1997/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東協不斷地健全體質以迎接快速的亞洲鉅變。新世紀起,東協的表現更加亮眼,以東協為主導的「東協加一」、「東協加三」(中、日、韓)、「東協加六」(亦即RCEP)…,不斷引領東亞政經整合,而有拜於東北亞三國中日、日韓、中韓彼此間互有心結情勢之賜,東協一貫對外宣稱對於東亞整合,東協居於中心地位(ASEAN Centrality)的主動角色,與駕駛者席次(driver’s seat )。 東協之發展過程 五個十年各有春秋東協第一個十年(1967~1977年)---外表看起來是經濟文化組織,但本質卻是政治意涵較高的「反共或非共」的組織連盟。 1971年吉隆坡宣言表明「東南亞為一和平、自由、中立區」,避免受到任一大國或外力的控制。馬來西亞、新加坡與印尼三國要求共管馬六甲海峽,反對將馬六甲海峽國際化,加強東協組織獨立自主性,此一階段為東協組織建立制度的時期。 第二個十年(1977~1987年),是東協強化國際聲望的時期。此期間1978年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其背後支持者為前蘇聯老大哥,東協深感安全受到威脅,當時印支問題成為國際焦點,東南亞區域糾葛形成一方為東協組織(背後為美國),另一方為越南(背後為蘇聯),兩方對立的狀態。柬埔寨問題成為東協組織加強團結的因素,不僅向聯合國控訴,也加強內部凝聚力與區域合作的意識型態,提升本身之國際地位。 第三個十年(1987~1997年),此階段為東協組織迅速擴充,由原來之五國到六國(1984)至十國(1999)之階段,於政治協調與經濟合作皆有良好的表現,誠然是東協政治經濟實力上升階段。上世紀末東協以建構「大東協十國(Grand ASEAN-10)」為目標,同時開始朝向建立「東協共同體」為最終目標。此十年東協與中南半島三國改善關係,隨著1989年越南由柬埔寨撤軍,柬埔寨問題由國際爭端轉向為內政治理問題。東協六國與越南及中南半島三國(VLMC)關係改善,東協組織擴充為十國,東協組織的形象大為好轉形成「較全方位的區域組織」。 第四個十年(1987~1997年)東協十國邁入新的廿一世紀,由上世紀末亞洲金融風暴(1997~1998)危機中迅速復甦,轉向建立「東協共同體」ASEAN Community。2003年10月,為東協重要的里程碑。第九次東協領導人高峰會,東協通過《峇里第二協約》,預定於2020年建立包括政治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與社會文化共同體等三大支柱的「東協共同體」。2005年東協推動成立「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為「10+6」之開端,於2007年東協高峰會再度決議,隨著亞洲政治經濟社會的重大變化,東協必須修改其時程,將東協共同體提前於2015年實現,東協憲章也依時程於2008年公布。 新世紀起,東協成為「閃亮巨星」 第五個十年(2007~2017年),新世紀起東協成為「閃亮巨星」。東協加強其政經實力的擴充,並以其優勢如人口紅利、豐沛自然資源,以及團結一致的十國,推動東協與區域內外大國之關係,2011年東協通過《峇里第三協約》,東協強調自身為區域整合之推手引擎,欲建立東協中心地位。東協有10個對話夥伴國,而其1994年推動成立的「東協區域論壇」,迄目前已共有28成員國(包括美、日、中、韓、歐盟)。東協由2013年起,推動區域綜合性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整合五個「ASEAN+1」,成員包括東協十國與中國、日本、南韓、印度、紐西蘭、澳洲等共16國,原本期待RCEP於2015年底完成磋商,現改為預定2016年達成,東協充分展示其全球化之角色與東協中心地位之野心。 不難理解,東協組織既已於亞洲淬歷精鍊數十年之久,當然不是省油的燈,過去「看衰」它的大國也紛紛改弦更張,紛紛表達密切交往的善意。不必多言去(2015)年一年之間,日本首相安倍足跡踏遍十國,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總理李克強也是「二一添作五」,每個人分別走訪五國,也造訪所有十個東協國家。除了中國、日本兩東亞大國外,東南亞國家領袖已接受歐巴馬總統之邀,2016年二月初前往加州度假聖地陽光莊園(Sunnylands)參加高峰會。此係美國總統歐巴馬2015年11月訪問亞洲時,邀請東協10國領袖赴美參加峰會齊聚陽光莊園。歐巴馬此舉被視為除溝通TPP與RCEP外,美國與東協討論如何因應中國於南海主權強硬態度應是會談重心之一。「美國—東協」高峰會除南海議題外,美國當利用此良機與東協十國充分溝通。實際而言,包括全球共同反恐、東亞高峰會、香格里拉對話、亞太圓桌論壇,東協十國「無役不與,誰與爭鋒」,十個輪值主席國也練就一身主持會議的好功夫。 東協成員國處理國際與區域手法圓融且靈活,也早為各方稱許。因為東協諸國深切了解,單一個別國家對歐美而言是無足輕重,但一個「團結而對外口徑一致」的東協,將使本區域各個內外大國不敢小覷東協的影響力。而且,東協共同體的三個支柱—東協政治安全共同體、東協經濟共同體、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亦皆於2015年底開始建立,但估計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可先達到成果約90%。然則,未來東協共同體是否能夠達到如歐盟般的規模,目前看來雖有希望,但仍然言之過早。 亞太主義、東亞主義或東協主義?在美國主導的亞太主義與中國(暨東協)主導的東亞主義中,因美中兩國對東協大力爭取且見縫插針。中美兩大國競逐東南亞之影響所及,事實上也有可能把東協分成兩邊—挺美與挺中。舉例如1970年代中國挺柬埔寨其他三派,最討厭柬埔寨四大派系中的橫山林與韓森派系(並稱橫山林與韓森派系為越南傀儡),如今韓森卻成為中國關係最密切的夥伴,於2012年柬埔寨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時,由於韓森不願接受菲律賓有關南海的提議,首次東協外長會議無法提出共同決議,也是東協成立45年以來的首次,當時使多數東協國家大搖其頭。 國際社會原存在「東協本身實力不足,難以擔當領導大任」,將降低「東協中心地位」的成功性。也即是說,東協如無法妥善處理相關的區域內外問題,如中國主導「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美日聯盟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東協如何於美日間取得平衡以及東協內部的治理問題,包括內部貪汙腐敗(如2015年爆發馬來西亞首相納吉的貪污問題)以及民主化程度降低(如2014年泰國軍人政變再次成功)。然而,事實證明一個成功且亮麗的東協經濟共同體,除了吸引國外直接投資外,同時也將促使政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安定。如此於東協及其10個對話國才可順利合作,使本區域的安全與和平得到保障。東協在亞太主義、東亞主義或東協主義之整合運作,相對悠遊自在。 東協存在歧異的歷史背景,宗教文化語言的多元化,較世界其他區域更為複雜。「東協方式」與「東協中心地位」看或有其不可避免的缺失,但東協十個成員國藉著彼此間的互信,對於爭端矛盾的解決,採取磋商、溝通、協調的東協方式,至少做到1967年以來,各國政府不以軍事武力對抗,更形成東協日益重視治理與政府負責任的有效管理。東協一路走來,有時艷陽高照,有時颳風下雨,有時得意有時失意,但不影響此十個中小型國家團結一致對外的精神與原則,東協方式可能有缺點但「瑕不掩瑜」。僅以2012年金邊外長高峰會要斷言「東協中心地位」不可行,或以泰國、緬甸持續存在軍人干政情形而指稱東南亞國家不存在民主制度,也是太過莽撞地下結語。 台灣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方向?看到南邊鄰居東協十國結盟辦喜事,台灣當思考自己的未來究竟該往何方?當前國人皆知,台灣於美國主導的亞太主義(TPP)與中國暨東協主導的東亞主義(RCEP)之兩個整合機制幾乎毫無自主性可言,都必須努力爭取加入為成員體,台灣當然可以學習東協雙邊下注(Hedging Strategies)的東協主義靈活手法。然則,台灣已為APEC正式成員國,與美國關係較無主權敏感、政治紛爭問題。台灣若欲加入RCEP,不僅只是東協十國較易受中國影響,台灣肯定必須看中國臉色。因此,是否台灣只好懷抱「謀事在我,成事在天」的態度? 相信此並非良好的對策。實際操作上,台灣應該採取東協靈活的集體議價與大國平衡策略,兩者不可偏廢一方。。 2015年最終一天,東協共同體的正式上路,尤其東協單一市場成立,不僅是東亞的大事,也是全球的大事。台灣與東協的關係將來只可進不可退,未來政府「新南向政策」加強我國與東協、印度、紐澳的交往,朝向「多元化、多面向、多贏」原則,將是更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向與重要正確的抉擇。 *作者任教於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目前擔任淡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主任與主持人。 |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主辦、KPMG安侯建業執行「全球化經營致勝新思維-投資台灣 布局全球 標竿經驗 展望卓越」研討會。 KPMG安侯建業/提供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長連玉蘋昨(29)日表示,迎接2016年,投資處業務將有二大創新、二個延續,分別是新啟動「東協策略夥伴計畫」、4月啟用國家級單一對外攬才網站「Contact Taiwan」,以及延續台商海外服務團、繼續鼓勵台商回台投資。連玉蘋表示,東協共同體今年底將啟動;同時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也邁向新常態,從過去大量製造讓經濟成長,改為調結構、穩增長,重視社會和諧、環保意識、發展優質產業,台商布局的生產基地難免也將位移。
連玉蘋發現,過去台商詢問度最高的投資市場是大陸,如今已改為東南亞。因此投資處也在思考,政府可以提供台商哪些方式的協助。 事實上,從1980年代起,台商就開始積極在東協國家布局,深耕東協市場已久;如今東協國家正在加速對外開放,對台商而言都是新商機。過去台商赴海外投資都是單打獨鬥,現在投資處將設法帶領台商打群架。明年首先會啟動「東協策略夥伴計劃」,投資處將與亞洲台商總會東協事務委員會合作,在台商有興趣投資布局的國家舉行投資論壇,並邀東協國家秘書處官員參與。 連玉蘋表示,明年已選定舉辦投資論壇的國家包括:緬甸、泰國。下半年則在台灣舉辦一場東協投資論壇,邀請東協秘書處、各國投資主管官員等來台,並搭配商機媒合會,舉行企業對接活動。 另外,為解決企業求才問題,國家級單一對外攬才網站「Contact Taiwan」也將在明年3月試營運,4月正式上線連玉蘋說,過去雖已有「HiRecruit經濟部人才網」,但是範圍較窄,主要在工程類、科技類。由於台商也需要新興市場拓展的國際人才,因此「Contact Taiwan」會做更多國家形象的推廣,包括介紹台灣生活環境、就學、醫療等環境面,吸引更多國際人才來台。 投資處也肩負招商任務。連玉蘋認為,台商赴海外投資、回台投資這兩件事是「一體兩面,並不衝突」,希望台商能多一點回台投資,投資處也與各地方政府合作招商,並提供一站式的專人、專責服務。 連玉蘋舉例,她今年率台商赴緬甸考察投資環境時,同行文具業者精程公司就反應,精程也想回台投資,但一直找不到土地;研發上也需技術協助,但苦無機會。因此投資處立即啟動台商回台投資一站式服務,最後在加工出口區屏東園區落腳。 值得留意的是,投資處每年都會派出海外台商轉型升級輔導團,發現到台商轉型升級愈來愈迫切。連玉蘋表示,明年還會繼續這項服務,並希望媒合國內技術服務團隊等,一方面增加海外企業的技術能量,另一方面也帶動自動化設備輸出,拓展台灣出口市場。 |